中國政府:嚴厲打擊礙事的外資企業!
– 韓國SK Telecom、錦湖輪胎 –
– 美國摩托羅拉、卡特彼勒、法國達能 –
我們將對朝鮮在線發表的文章進行摘要。
中國政府的策略:
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外國公司的監管,阻礙了國內公司的發展。
這有利於中國企業,也有利於外國企業。
然而,如果外國公司妨礙,他們就會被趕出中國。
韓國SK電訊示例:
2006年,它投資10億美元與中國第二大電信公司中國聯通結成戰略聯盟。
然而,由於中國政府的規定,該公司不得不於2009年出售其股份。
轉讓SK Telecom技術
當時,中國積極接受SK電訊的技術轉讓投資。
然而,他實際上被迫以國家安全為幌子出售其在 SK 電訊的股份。
韓國錦湖輪胎:
錦湖輪胎在華合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。
然而,2011年3月,它受到國有中央電視台的誹謗性宣傳困擾,
並於2018年被移交給一家中國公司。
韓國CJ 購物:
2004年,它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(SMG)成立了一家名為東方CJ的中國合資企業。
中國要求出售股權:
東方希傑於2006年扭虧為盈。 2012年銷售額達1萬億韓元。
但中方要求韓國CJ出售其股份。 韓國CJ將持股比例從49%減至15%後退出中國市場。
美國摩托羅拉示例:
2010年,摩托羅拉起訴華為竊取其無線網絡技術。
但迫於中國政府的壓力,該訴訟被撤銷。
中國政府對中國市場份額高、
銷售額高的企業採取了更嚴厲的處罰。
以法國達能為例:
1996年,達能與中國礦泉水公司娃哈哈成立合資公司。
該合資企業擊敗可口可樂,
佔據中國飲料市場 23% 的份額。
娃哈哈也開始在其他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。
中國政府支持娃哈哈的主張。
達能敗訴並清算了中國合資企業。
進入中國的慘痛經歷:
到目前為止,跨國公司在向中國擴張時都表現出了親中國的舉動。
然而,在經歷了在中國的慘痛經歷後,他現在發起了反華運動。
美國卡特彼勒:
他甚至為中國遊說美國政界,並成功挺進中國。
然而,由於“2009年政府對中國製造商的財政支持”,卡特彼勒陷入困境。
被中國出賣的美國企業:
包括卡特彼勒在內的許多美國公司正在遊說國會針對中國的立法。
https://www.chosunonline.com/site/data/html_dir/2023/07/14/2023071480167.html
韓國二次電池和汽車產業:中國密謀竊取技術!
-拓展至造船、汽車、顯示器領域-
– 93起韓國產業技術洩露海外事件 –
我們將提供朝鮮在線發表的文章的摘要。
捕捉韓國技術:
中國對韓國技術的收購不僅限於半導體領域。
我們的觸角已延伸至造船、汽車、顯示器等各個領域。
韓國情報院:
國家情報院 工業技術海外洩露事件:
過去5年,韓國共抓獲93起案件。
其中,24 個(即四分之一)是半導體。
其餘69個項目涉及顯示器、二次電池、汽車、電信和造船業。
https://www.chosunonline.com/site/data/html_dir/2023/07/15/2023071580034.html